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2年企業法律顧問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2012年企業法律顧問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2年企業法律顧問考試輔導資料各章考試的重點,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一)企業集團的含義
企業集團是指一些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經營環境和企業內部組織的變化,組建以母子公司為主體,以資產、產品技術等為紐帶,母公司通過投資及生產經營協作等多種方式,與眾多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企事業法人共同組成的經濟聯合體。
企業集團作為一個高級形態的企業組織形式,是經歷了經濟運行的基本單位――個人、古典企業、現代企業等幾個階段之后再企業組織結構上創新的產物。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企業形成適度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要求資本、生產的集中經營,這樣才能使企業的成本最低,效益最好,市場競爭能力最強,企業才能長足發展。
企業集團的組建宗旨主要是發揮集團的資源一體化整合優勢與管理協同優勢,實現生產資料、財務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信息共享等資源配置的秩序化與高效率性,以確立并不斷拓展市場的競爭優勢
(二)企業集團的特征
1、市場結構的壟斷性與兼容性
企業集團的產生就與市場的壟斷有著密切的聯系。集團是多個相關企業的聯合體, 它多層次的組織結構必然會在一定的經濟區域內形成以某個大企業為中心的商品產銷網絡, 表現出市場結構的壟斷特征。企業集團形成市場壟斷的原因主要決定于以下方面: 其一, 集團的發展決策易于形成統一的目標。使集團系統內企業成為聯合陣營, 共同開拓市場領域, 擴大市場份額; 其二, 規模生產使生產成本降低, 利潤上升, 易于實現價格優勢; 其三, 企業集團便于集中多個企業的資金、技術、人員、設備進行產品改進和創新, 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由此說來, 產業的集中度和企業規模與利潤率之間存在著正向關系, 換言之, 一定程度的市場壟斷促進了企業集團利潤率的相應提高。
兼容性特點主要體現在現代企業集團產品結構上。為了分散市場波動的風險, 擴大生產規模, 不局限于單一產品生產, 發展多產品、跨系列、跨行業的綜合經營是現代企業集團的又一特性。而產品結構的兼容性是由組織結構的多層次性來實現的。因為只有企業集團龐大的組織結構才能夠使集團內各部分合理分工, 進行多樣化產品的生產和經營。
2、 企業產權的連鎖性與獨立性
實踐和經驗表明, 資產紐帶是企業集團維系其組織結構穩固, 又便于實際運作的有效契約方式。實施資產紐帶的關鍵在于理順集團成員企業間的產權關系。公司產權的的意義在于公司出資者對公司資產的實際占有權與支配權, 一般表現為以股票為載體的股權。企業集團產權的連鎖性主要是由此表現出來的。一般而言, 核心企業對下屬企業控股量基本對應著其在下屬企業產權中的原始所有權的大小, 核心企業也依據其原始所有權的大小對下屬企業產生影響, 這主要表現在對下屬公司決策的參與權以及對公司收益參與分配的權利等。從這個意義上講, 企業集團核心企業與各成員企業之間就形成一個呈網絡化的產權結構, 而這種網絡化的產權結構無疑正是企業集團實現集團化經營的基礎。
同時,企業集團的成員企業都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個體。它們有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權利和義務。即使核心企業對下屬企業具有經營管理的特權, 每個成員企業的管理仍是自主的, 自立的。這就使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能及時、靈活、有效地處理各項生產、經營事務成為可能, 同時有利于培養成員企業的獨立競爭意識和市場風險意識。成員企業的高效、合理的管理是企業集團具有運作的秩序性和凝聚性的基礎。
3、成員企業的趨利性與協同性
企業集團的成員企業都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個體。所以成員企業的趨利性既由其“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原則在經濟的層面上提供了“可能性”; 也由其獨立法人地位在法律的層面上確定了“必然性”。成員企業在不損害集團整體利益的前提下, 追求企業自身利潤的最大化是無可非議的。成員企業遵循獨立自主原則, 獨立行使經營管理權。保留成員企業的個體趨利性有以下一些好處。其一, 有利于調動每一個集團企業的積極性。否則, 集團過分地強調統一, 講究集中,會窒息成員企業的活力, 挫傷它們的積極性; 其二, 有利于社會經濟秩序的維護。每個企業保持自己的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權利與責任, 會使每個企業在經濟競爭中約束自己的運作, 從而不會形成“托拉斯”式的行業壟斷, 擾亂國家產業結構; 其三, 它與企業集團的整體目標是一致的, 都是為了在盡可能小的投入中獲得最大的效益; 其四, 符合經營管理中的競爭原則。集團中的企業之間亦需要提倡正當競爭, 反對保護落后。鼓勵成員企業趨利是督促集團發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企業集團中, 成員企業的趨利性是一種絕對的表現, 而企業之間還表現出相對的協同性。集團并非幾個不相關企業的簡單相加, 而是作為一個整體組織而存在, 集團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和共同的戰略目標。為了實現共同目標, 客觀上也要求各成員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協同運作, 形成集團優勢, 實現企業的聚集效益。使各成員企業具有協同性的基礎是其間的聯系紐帶。企業間存在著多種紐帶樣式: 資產紐帶、技術紐帶、產銷紐帶、產品紐帶等。無論哪一種紐帶都會或多或少地加強企業與企業間的協作與聯系。然而, 如何加強企業間的協同是挖掘集團潛力的關鍵所在。一般來說, 集團中成員企業間的協同性大致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 產權勾連。集團公司在下屬子公司、孫公司、關聯公司中形成的產權網絡在無形中已把各個企業聯成了一個利益共享、風險同擔的結合體, 所以核心企業的總體規劃要以成員企業的實際情況作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 遵循自下而上的操作原則形成最終的方向性決策, 成員企業也應以集團的總體目標為發展方向, 在制定企業發展規劃時予以貫徹和參照; (2) 產品配套生產。許多集團的不同企業是以生產同一產品的不同零部件為經營方向的, 因此, 企業與企業之間就會形成一套默契的配合體系, 相互促進, 相互支持; (3) 科研協作。某單個企業要建立一整套科研機構無論在財力、人力和技術力量上均有一定的難度, 而對一個集團來說則容易施行得多, 所以科研成果的共享也會促使集團的成員和睦相處, 通力協作; (4)資源配置。舉個例子來說, 有兩個企業利用相同的原料各自生產一種產品, 甲廠生產A 產品, 乙廠生產B 產品, 當A 產品在市場滯銷時, 則甲廠可以將剩余的原料重新配置給乙廠, 以減小企業的損失。
成員企業間協同性的大小取決于組織結構層次的松緊。與集團企業關系密切的控股層企業不僅與集團企業協作性強, 控股層中諸企業之間的關系也會較為密切。其下, 參股層企業、協議層企業之間關系則依次松疏, 協作關系也逐次降低
4、組織管理的開放性與層控性
企業集團是一種獨特的組合體。其管理不可能采用直接的上下級領導關系的方式進行, 而應采用與法律規定相一致的以股權為基礎, 獲得投票表決權, 或以契約為基礎獲得協調權等間接方式實施管理。集團可以通過整個目標的制定, 行業現狀調查和未來預測, 股權的控制等方式對下屬公司的投資決策、生產經營策略進行間接影響, 而下屬公司對自身的管理模式、管理體制、管理手段的選擇擁有最終決定權。由此看來, 就集團的整體而言, 集團的組織管理格局呈現開放性、兼容性和民主性的特征。
企業集團的組織管理在呈現出一定的開放性的同時還表現出相對的層控性。企業集團的組織結構是多層次的“金字塔”狀結構, 成員企業以核心企業對其控股量的大小形成一個相對的等級組織。例如“集團公司- - 事業部(按產品、地區進行合理劃分) - - 子公司”的三級管理體制。集團公司之中的董事會是企業集團的最高權力機構, 它擔負著“制定集團經營方針經營戰略”、“選聘或任命集團總經理人選”、“控制集團預算和決算” 等責權。下屬成員企業則應按規定的協議和章程定期向董事會進行投資方向、人事安排、財務計劃等方面的匯報。董事會對下屬企業的管理權限與對下屬公司控股量的大小成正比。集團的組織管理也是層層控制型的, 比如孫公司對子公司負責,子公司對母公司負責。
企業集團組織管理的開放性與層控性是一對矛盾的統一。強調開放性, 有助于激發每個成員企業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有助于集團整體效益的提高; 強調層控性, 有助于進行集團的全面管理, 有助于企業形成規模經營, 發揮集團優勢, 增強市場競爭力。
(三)組建企業集團的意義
企業集團這一經濟組織形式現在已成為國家、地區及經濟團體發展經濟的主要模式, 這與其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是分不開的。從其特性來考察,“集團模式”與一般企業相比在聚集、激勵、配置、管理等方面都顯示出獨特的效率優勢。
聚集效率。這是指由多個企業經過分工協作、秩序重組形成集團后, 產生的綜合效益大于多個成員企業的經營效益之和。聚集效率是由集團的多種特性決定的。產權的連鎖性是集團產生聚集效率的基礎。控股、參股等手段的運用可以達到以少量的資本來聚集大量的社會資金進行大規模經濟活動的目的, ; 市場的壟斷性有利于保障集團大規模生產和銷售的穩定發展, 產品市場集中度的增大也便于集團產銷的良性循環; 產品結構的兼容性有利于產品結構的優化組合, 各企業之間形成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 成員企業間的協同性是提高聚集效率的關鍵。
激勵效率。集團中成員企業產權的獨立性有利于激勵效率的提高。產權獨立性決定了每一個成員企業都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經營原則無疑是最能有效激勵成員企業合理、高效地提高企業的效益的動力。成員企業的趨利性決定了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必然與合理。鼓勵和允許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是體現集團激勵效率特征的又一個方面。
配置效率。集團成員企業間的協同性為集團內資源的重新配置提供了較大的活動空間, 成員企業之間大都具有資金、產品或技術等方面的協作關系, 所以, 在相關聯的單位之間實現資源的重新配置是可行的。而集團組織管理的層控性又增大了配置的可行性。
管理效率。管理效率是企業集團綜合效率的體現, 是一切職能機構和成員企業共同協作的結果, 是集團獲得整體效益的重要途徑。集團管理是以資產管理為手段的間接管理, 管理效率的大小是以集團施行管理、決策后, 下屬企業獲得營運效率的大小來表現的。影響集團管理效率的方面主要有: 集團總體決策導向的正確性 , 下屬企業實施總體戰略過程中的到位程度 , 以及核心企業對下屬企業監控的力度等。
(四)企業集團的分類
企業集團可以按不同的標準和關系分為不同的種類,例如,根據集團業務系統的一致性可以將集團劃分為四種類型:
⑴ 同一業務系統:集團各子公司業務屬于同一產業的同一業務系統,各子公司分別處于價值鏈的不同位置上,如電腦操作系統、網絡軟件、辦公軟件 。
⑵ 共享業務系統:集團各子公司業務屬于同一產業但各子公司提供不同的產品或服務,共享集團業務平臺或系統,如客運和貨運;屬于同一產業內多元化。
⑶共享技能:跨行業多元化但是相互補充;集團各子公司業務屬于不同產業但可以共享集團的相關技能或資源,如金融和房地產。
⑷ 業務分立:集團各子公司業務屬于不同產業且相互間不存在互補性或協同性。
根據集團形成的過程與集團的組建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⑴運營管理: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人事、經營活動進行全面的控制;
⑵戰略控制:母公司通過提供集中的財務、人事等方面的共享服務,監督與控制子公司的主要經營活動,如產品研發、關鍵業務主管;
⑶戰略設計:母公司通過對子公司的經營方向、經營目標等方面進行指導,協調集團子公司的發展戰略;
⑷資本投資:母公司為子公司提供金融/政策支持,產業指導,母公司不參與具體的運營管理。
相關推薦:
更多關注:企業法律顧問考試試題 報考指南 論壇交流 >>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