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招錄取凸顯五大變化
2016年05月17日 來源: 京華時報 距離2016年高考只剩下半個多月的時間,考生們在做著最后的沖刺準備。目前各大高校也陸續發布高招政策和計劃,招生大幕就此拉開。通過梳理各所高校的招生新政,記者發現,與去年相比,一些高校在招生計劃總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新增特色、優勢專業,推出按大類招生,吸引更多優質生源。與此同時,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學校首次啟動綜合評價招生,順應高考改革趨勢。今年將繼續實行大平行志愿填報方式,相關專家建議,考生可參考去年的學校排名,應盡量服從調劑,否則會有退檔的風險。 變化1 高校招生錄取要求趨嚴 3月初教育部網站發布了《關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對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進行全面部署。與此同時,教育部正式下發“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記者梳理發現,與去年相比,今年招生規定在“不得報名”的人員增加了一類,即“或已被高等學校錄取并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這就防止了某些在上一年已被高校錄取,但因各種原因沒有入學卻保留入學資格學生報考。 在報名辦法中,進城務工人員及其他非戶籍就業人員的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高校招生考試的,今年明確要求,不得在“流入”和“流出”兩地同時參加高考報名。對于既不符合流入地也不符合流出地報考條件的考生,由流入地協調流出地解決,原則上回流出地報考。對在中國居住的外國僑民來說,《外僑居留證》作為高考報名資格被刪除。 對于特殊考生殘疾人群體,往年只要求各級考試機構要為殘疾人平等報名參加考試提供便利,沒有具體規定。今年明確規定各級考試機構要按照《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管理規定(暫行)》要求,為殘疾人平等報名參加考試提供合理便利,殘疾人平等參加高考的權益得到進一步完善。 除了面向考生的嚴格規定,今年還對高校、各招辦提出了進一步要求。比如高校不得超計劃錄取,省級招辦對高校實施監督。考生填報志愿結束前各級招辦不得將考生高考成績提供給高等學校,有專家分析認為,這對防止高校掐尖惡性搶生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投檔環節,也強化了市高招辦對高校的約束力,高校須在市高招辦規定時間內明確本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并完成計劃調整,或將避免名校在投檔后變相點招的情況。 對于考生、考試工作人員、社會其他人員在高招中的各種違規行為,今年規定得更明確,甚至新增了違反刑法修正案九等違法違規追究條款。 變化2 特色優勢專業吸引優質生源 北京市教育考試院數據顯示,今年本市的高考報名總數為61222人,其中報名參加全國統考的55680人,報名參加高職單考單招5542人。與去年的6.7萬人報名相比,今年北京高考報名人數減少了6000多人,這已是高考報名人數第十年下降。雖然目前各校具體統招計劃還未全部公布,但根據各高校招辦負責人的介紹,今年大多數學校在京投放計劃總體與去年持平,但也略有調整。 比如,北大、清華、北師大、人大、法大、民大等學校招生計劃保持穩定,招生規模預計與去年持平。明確表示增加在京招生計劃的有南開大學,因為隨著津南新校區的投入使用,學校整體招生規模這兩年略有增長。有的高校則表示要根據生源質量而定,如果生源質量好,將會適度增加計劃。 不過,也有的高校表示在京招生計劃預計將有所減少,比如南京大學,因為根據教育部的要求,重點高校特別是985、211工程以上的高校要承擔國家的貧困計劃,學校或將拿出大量計劃投入中西部地區欠發達省市。 除此之外,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各校高招新政中,新增特色專業、優勢專業出現較多。北京師范大學招生辦主任虞立紅介紹,為讓學生有更廣泛的選擇,學校繼去年新成立社會學院之后,今年新增社會學專業。人民大學今年提前批次小語種將新增西班牙語專業。首都師范大學將新增“文化遺產”專業,這是經教育部審批,目前全國唯一、特設專業。主要注重北京文化遺產特色,文理兼招。 雖然許多高校招生計劃總量保持不變,但一些高校明確提出,北京是其最重要的生源地,將為北京考生不遺余力。北理工將增加優勢、熱門專業的招生計劃數,比如車輛工程、機械工程、電子信息類、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另外,增加數學、物理、化學三個專業精英班在北京的招生計劃。明確表示繼續保持優勢和特色專業計劃在京較高的投放比例的學校還有北京化工大學,京外高校有上海交通大學、吉林大學等。 為了完善學校學科建設,高校也想出了各種辦法。北京科技大學早在2011年就對專業建設科學調整,定期評估專業。該校招辦主任尹兆華介紹,學校每年根據三個指標對每個專業綜合做評價,一個是報考的時候,學生的調劑志愿率,第二是轉專業的轉出率,第三是學生的就業情況。如果不好,就要受到專業發展的警告,最差的則要停辦,目前學校已經有一個專業停辦了。 變化3 寬口徑招生按大類培養 記者梳理各校高招政策發現,按大類招生已經成為一個大趨勢,如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個別985院校采用的是純粹的大類招生方式,這既是高校招生改革的重要舉措,也在一定程度上為考生志愿填報減輕了負擔和壓力。 人大去年首次全面推行本科生“寬口徑招生”改革,29個招生專業基本以學院為單位進行設置,包括人文學科、社會學科和理工學科。首次實行跨院聯合招生,由文學院、歷史學院、哲學院、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推出“人文科學實驗班”,由理學院物理學系、化學系、心理學系聯合推出“理科實驗班”。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按大類招生是未來淡化專業劃分趨勢的體現。考生報考按大類招生專業時,只用選擇公布的招生大類名稱,入學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基礎學習再分流到具體專業。 北京交通大學在北京的招生工作中也將采用此種形式。除了法學和軟件工程專業以外,其他普通類的專業均要按照大類進行招生。 考生錄取到大類專業當中之后如何進行專業分流?這是實施大類招生培養政策里一個極為核心的問題。北交大的做法是,考生在入校第二學期,依據考生志愿、上第一學期的課程學習成績及高考成績進行專業分流。初步定的是錄取到本校,專業類內高考成績前30%的北京學生,第一學期的學習成績能夠進入到前30%,沒有單科掛科,滿足這三個條件可以優先選專業。“大類分流和跨類轉專業是并行的。學生既有跨類轉專業的機會,同時也要進行大類的分流。”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劉東平說。 明確推進大專業類招生改革的學校還有北航,今年其專業設置主要以學院為單位,實行寬口徑、大平臺的專業設置與培養,也是最大程度滿足考生的報考志愿。此外,中國農業大學今年專業上的最大變化就是,部分專業合并為大類招生。北京林業大學的經管學院將幾個經濟管理的專業進行整合,新增了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和工商管理類兩個大類招生專業。此外材料學院將包裝工程專業也納入到林業工程類招生,也就是說材料學院這個學院是整個學院大類招生的一個學院。 變化4 雙培外培只錄取有專業志愿考生 去年“北京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正式啟動,其中,“雙培計劃”“外培計劃”是我市首次實施的高校招生形式,由市屬高校與在京中央高校、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共同培養優秀學生。對考生而言,“雙培計劃”和“外培計劃”是一大利好消息。雙培意味著學生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能夠有兩所大學的學習經歷,并且能享受到更好的學習資源。外培意味著學生將有兩年的時間到境外知名高校進行學習。 今年,利好消息再次傳出,一些市屬高校的雙培和外培計劃都將進一步擴大。北工大去年是雙培外培計劃人數最多的高校,共計劃招生300人,實際錄取了297人。北京工業大學今年仍然是雙培外培計劃最多的211高校,雙培計劃共計233人,外培計劃不僅不減,而且還會增加,共計56個外培計劃。“雙培計劃考生被派往的央屬院校將更集中在高水平和高精尖方向,主要會集中在北大、清華、北航、北理工等9所央屬院校。外培院校新增了英國的卡迪夫大學和愛爾蘭的考特大學,都是高水平的海外大學。”郭福說。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今年初步計劃雙培98個人,比去年增加9人。外培計劃相應有所減少是32人。首都師范大學雙培計劃今年計劃招生143人,而去年為154人,減少了11人,對接的央屬高校有調整,共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9所。外培計劃招 生30人左右,新增師范方向,對接的國外高校增加到4所。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招辦何平透露,學校雙培今年有較大變化,由去年的101人縮減到89人,而外培由去年的96人增加到105人。而北京建筑大學雙培、外培計劃都有變化,雙培計劃由去年的106人調整為今年的132人,外培計劃由去年的16人調整為今年的24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雙培外培有一個大的變化:同一高校不同區、科類、專業之間的雙培和外培的計劃是不互調的。提前批一所學校可以報6個專業,考生可以報雙培或者是外培,也可以同時都報。但是要注意的是,雙培計劃和外培計劃只錄取有專業志愿的考生。 變化5 部分高校錄取實行“綜合評價” 今年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高校在京采用綜合評價的方式招生,即不再“一考定終身”,而是高考成績和綜合素質綜合考察。 國科大在京提前批招生繼續采用“綜合評價”方式,考生面試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分別占30%、10%。學校招生辦副主任冉盈志介紹,面試考察內容一般不會涉及有剛性答案的題目,現場主要考察考生的數理基礎、邏輯推理、學習興趣、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及綜合素質。而且,綜合評價選拔安排在提前批次,考生如未被錄取,不影響一批次第一志愿及后續的正常錄取。也就是說,考生如果沒能通過綜合評價進入國科大,同樣可以通過統考的方式選擇國科大。南方科技大學采用的則是“6+3+1”的綜合評價模式,即高考成績占60%、高中階段的平時成績占10%、復試成績占30%。 今年,北京外國語大學首次啟動綜合評價招生,考生綜合評價成績中高考分數只占70%,另30%為北外組織的能力測試成績。能力測試的形式為面試,包括外語口試(滿分25分)和專業考查(滿分25分)。北外招生辦主任許曄介紹,今年主要是一些小語種專業在京采用綜合評價的方式招生,這些專業只招收通過綜合評價的考生,考生如果沒有通過綜合評價考試,可通過統考報考學校其他專業。 還有的院校采用“校園開放日”形式,沒有筆試環節,而是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全面考察考生科學創新、溝通協作等方面能力。比如上海科技大學錄取考生時,按照高考成績加上“校園開放日”綜合面試成績,形成總分,擇優錄取。對于有特殊學科天賦、創新潛質的“偏才”,學校招生委員會將在“校園開放日”綜合面試成績中給予充分考慮。根據招生規則,這些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時,要在提前批次第一志愿填報上科大,否則加分成績無效。當然,考生也可以通過高考“裸考”報考上科大。 專家支招 專業選擇:聽從自己喜好不盲從 高考志愿輔導專家、高校教學管理與招生咨詢宣傳負責人薛靜認為,現在許多家長理解和認知專業上很“迷茫”,不知道專業學什么將來做什么,孩子的發展是什么。對此她建議,有條件的家長可以上網查一下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會比較系統地能夠看到所有專業大致的分類。“熟悉一下它基本對應的方向,這樣你在選的時候就會把握專業取向,有個大致的概念,心里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 北京大學北京招生組組長許崇任則舉例說,現在凡是綜合性的大學,大概錄取分數最高的都是經管類的,在國外稱為商科。這個和社會風氣有關系,和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有關系。“但它并不能完全說明,這個專業就一定是我們目前所有學生最喜歡或者最擅長,或者是國家最應該發展的一個學科。” 對此,他的建議是,考生根據自己對專業真實的喜好,根據國家的需求和這個學科的發展來理性地選擇專業,不要盲從。現在許多學校都會提供一次轉專業的機會,甚至可以跨學科。因此學生可以入校以后通過對專業的不斷加深了解,再繼續選擇一個學習專業。 志愿填報:大平行下盡量服從調劑 資深教育觀察家、高考志愿填報專家晨霧認為,在大平行志愿的情況下,不到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就一所學校考生都是要服從調劑,不能不服從調劑。絕對把握指的就是這個學校的任何專業你都有把握能被錄取,如果達不到,填不服從調劑就有退檔的風險。 晨霧說,平行志愿之后有一個口訣,就是前面的沖一沖,中間的穩一穩,最后的保一保。但他一直認為,高校錄取學生有三把尺子,一把尺子是學校的最低線,衡量你能不能邁進這個學校的門檻的尺子,第二把尺子是這個學校的平均分,也就是達到了這個尺子,只要服從調劑,一般來說能被這個學校錄取。還有一把尺子是這個學校的最高分,這個尺子能夠隨心所欲選專業。 “現在平行志愿,如果遵循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這個原則,6個學校不管怎么報,都很可能正好在門檻上投進一個學校,但很可能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這樣的話考生就不能學校和專業都滿足。所以考生如果想要兩者都滿足的話最好能放棄沖一沖。”晨霧解釋說。
(責任編輯:)